新婚姻法重婚罪构成要件是什么,婚姻法中重婚罪定义是什么

新婚姻法重婚罪构成要件是什么

1、新婚姻法重婚罪构成要件是什么

重婚罪的构成要件:

1、客体要件,侵犯的客体是一夫一妻制的婚姻关系。

2、客观要件,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必须具有重婚的行为。

3、主体要件,一般主体,一是有配偶的人,在夫妻关系存续期间又与他人成立婚姻关系;二是没有配偶的人,明知对方有配偶而与之结婚。

4、主观要件,在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法律依据】《刑法》第二百五十八条规定,有配偶而重婚的,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婚姻法中重婚罪定义是什么

2、婚姻法中重婚罪定义是什么

婚姻中带给自己的不一定是幸福,也可能是背叛,比如很多人就发现自己的另一半在外边有情人,甚至跟对方已经组成了一个家庭,生下了一个孩子等等,就认为对方这种行为是犯了重婚罪。那么,婚姻法中重婚罪定义是什么?针对相关问题小编做了详细介绍。(一)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一夫一妻制的婚姻关系。一夫一妻制是我国婚姻法规定的原则,重婚行为破坏了我国社会主义婚姻、家庭制度,必须予以刑事处罚。(二)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必须具有重婚的行为。即有配偶的人又与他人结婚的,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就构成重婚罪。所谓有配偶,是指男人有妻、女人有夫,而且这种夫妻关系未经法律程序解除尚在存续的,即为有配偶的人;如果夫妻关系已经解除,或者因配偶一方死亡夫妻关系自然消失,即不再是有配偶的人。所谓又与他人结婚,包括骗取合法手续登记结婚的和虽未经婚姻登记手续但以夫妻关系共同生活的事实婚姻。所谓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是指本人虽无配偶,但明知对方有配偶,而故意与之结婚的(包括登记结婚或者事实婚)。此种行为是有意破坏他人婚姻的行为。《婚姻登记管理条例》公布实施后,我国不再承认事实婚姻。《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第五十八条规定:“未按婚姻法第八条规定办理结婚登记而以夫妻名义共同生活的男女,起诉到人民法院要求离婚的,应当区别对待:(一)1994年2月1日民政部《婚姻登记管理条例》公布实施以前,男女双方已经符合结婚实质要件的,按事实婚姻处理。(二)1994年2月1日民政部《婚姻登记管理条例》公布实施以后,男女双方符合结婚实质要件的,人民法院应当告知其在案件受理前补办结婚登记;未补办结婚登记的,按解除同居关系处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婚姻登记管理条例;施行后发生的以夫妻名义非法同居的重婚案件是否以重婚罪定罪处罚的批复》中规定:“有配偶的人与他人以夫妻名义同居生活的,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以夫妻名义同居生活的,仍应按重婚罪定罪处罚。”(三)主体要件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一是有配偶的人,在夫妻关系存续期间又与他人成立婚姻关系;二是没有配偶的人,明知对方有配偶而与之结婚。(四)主观要件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即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或自己有配偶而故意与他人结婚。如果没有配偶一方确实不知对方有配偶而与之结婚或以夫妻关系共同生活的,无配偶一方不构成重婚罪,有配偶一方则构成重婚罪。重婚的动机是多种多样的,有的是喜新厌旧;有的是出于贪图享乐;有的是封建思想作祟等等。但动机不影响本罪的成立。对于重婚罪内容要是你还有什么不清楚的地方,可以咨询在线律师得到具体答案。延伸阅读: 什么是重婚罪 重婚罪的追诉时效是多久 重婚罪离婚财产分割原则是怎样的。

新婚姻法重婚罪判决规定是什么?

3、新婚姻法重婚罪判决规定是什么?

我们知道,在我国的古代实行的是一夫多妻制,社会在不断发展人们倡导男女平等,维护女权,因此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一直实行的是一夫一妻制。但是也有人违反制度在已婚的状况下再次结婚,法律上有严格的处罚,那新婚姻法重婚罪判决规定是什么?下面就详细介绍。 一、2016年新婚姻法重婚罪判几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45条规定,对重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58条的规定,有配偶而重婚的,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处2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二、重婚罪的法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五十八条规定:“有配偶而重婚的,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重婚在中国《婚姻法》第10条中被规定为“婚姻关系无效”列。而婚姻关系无效的法律后果,尽管现今世界各国的法律规定不尽相同,但都离不开对重婚者追究刑事责任和民事赔偿责任这两种惩罚方式:

1、刑事责任重婚罪犯重婚罪的,判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基于重婚严重侵犯了无过错方的人身权利,妨害与破坏了婚姻家庭安全,具有一定的社会危害性。因而许多国家的刑法都确定重婚是一种应受刑罚处罚的犯罪行为。中国现行刑法明确规定重婚为一种应受刑事制裁的侵犯人身权利罪,中国《婚姻法》与现行刑法相适应,在第45条中明确规定:“对重婚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法律要对重婚者的刑事惩罚到位也决非易事,这突出表现在对事实上的重婚的刑事惩罚难以落到实处,对纳妾性质的重婚者的惩罚显得苍白无力。1999年广州市两级法院受理判决的重婚案只有10宗左右,这与社会中出现的大量变相重婚的严重情况极不相称,致使大部分事实上的重婚不受刑法追究。

2、民事责任基于事实上的重婚、变相纳妾、第三者插足等行为,是对夫妻忠实义务的违反,它严重侵犯无过错方的同居权、贞操保持权等一系列配偶权利。由此决定法律不但应当对重婚者予以刑事惩罚,而且还应当由重婚者对无过错方承担惩罚性的赔偿责任。刑事惩罚重婚者是手段,保护无过错方的婚姻家庭权益才是目的。为此,婚姻法律制度应当设置对无过错方的损害赔偿制度,在立法上明确规定因重婚罪造成无过错方损害的,应当得到赔偿。中国《婚姻法》第46条第1项规定:“因重婚的或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导致离婚的,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由此体现了对无过错方损害的经济补偿。这对无过错方具有补偿性,对重婚者则具有惩罚性。在离婚诉讼中,如果确实是因重婚引起婚姻关系破裂而导致离婚的,“重婚人”与“相婚人”对无过错方应负连带赔偿责任。近代以来许多国家的婚姻家庭权益,都规定了只要具备包括重婚、通奸、遗弃等妨碍婚姻存在的离婚法定事由的,过错方都应承担损害赔偿责任。对此,中国《婚姻法》合理借鉴了外国婚姻家庭立法的有益经验,明确规定因重婚或婚外同居而导致离婚的,“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这是中国婚姻法律制度中第一次设置的损害赔偿制度,标志着中国婚姻家庭领域的民事责任制度的进一步完善。也就是说如果出现已婚人士在明知道自己已经结婚的状况下,再次与他人进行结婚就会触犯相关法律,要追究民事责任并且要向受害者支付一定的赔偿金。 延伸阅读: 《婚姻法》司法解释一、二、三 新婚姻法关于子女抚养费的规定 分居多久可以自动解除婚姻关系?。

2012新婚姻法中的重婚罪的司法解释

4、2012新婚姻法中的重婚罪的司法解释

一方已经结婚,与他人没领结婚证,以夫妻名义生活的。新婚姻法仍然以重婚论。 或以欺骗和作弊等手段,和他人领取结婚证的。与自己配偶没有领结婚证在一起以夫妻名义居住却又与他人以夫妻名义居住的,构成事实婚姻重婚罪。

婚姻法关于重婚的认定是什么

5、婚姻法关于重婚的认定是什么

重婚的认定方法为:

1、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一夫一妻制的婚姻关系。

2、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必须具有重婚的行为。

3、主体要件。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

4、主观要件。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即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或自己有配偶而故意与他人结婚。【法律依据】根据《刑法》第二百五十八条,有配偶而重婚的,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2019年新婚姻法重婚罪构成要件是什么

6、2019年新婚姻法重婚罪构成要件是什么

一、2018年新婚姻法重婚罪构成要件是什么

1、客体要件重婚罪侵犯的客体是一夫一妻制的婚姻关系。

2、客观要件重婚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必须具有重婚的行为。即有配偶的人又与他人结婚的,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就构成重婚罪。

3、主体要件重婚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一是有配偶的人,在夫妻关系存续期间又与他人成立婚姻关系;二是没有配偶的人,明知对方有配偶而与之结婚。

4、主观要件重婚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即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或自己有配偶而故意与他人结婚。如果没有配偶一方确实不知对方有配偶而与之结婚或以夫妻关系共同生活的,无配偶一方不构成重婚罪,有配偶一方则构成重婚罪。二、重婚罪的构成要件是什么认定重婚罪的构成要件时,核心在于认定其客观方面。而认定重婚罪的客观方面,要注意事实婚姻有可能会构成重婚罪。

1、最高人民法院1994年12月14日《关于〈婚姻登记管理条例〉施行后发生的以夫妻名义非法同居的重婚案件是否以重婚罪定罪处罚的批复》明确指出,新的《婚姻登记管理条例》公布施行后,有配偶的人与他人以夫妻名义同居生活的,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以夫妻名义同居生活的,仍应按重婚罪定罪处罚。这足以说明,司法解释肯定了事实婚姻仍可构成重婚。

2、事实婚姻出现在“重婚”行为中时有以下几种情况:(1)前一个婚姻是登记婚姻,后一个婚姻是事实婚姻;(2)前一个婚姻是事实婚姻,后一个婚姻是登记婚姻;(3)前一个婚姻是事实婚姻,后一个“婚姻”是与他人以夫妻名义同居生活。重婚罪也是属于故意犯罪,但是这里对故意的要求就仅仅限于直接故意,若是属于间接故意的话,则也是无法认定为此罪。另外我们也要注意,实践中不仅有婚姻关系的一方可能构成重婚罪,对于单身的人来讲,若是明知对方已经有了一段合法的婚姻关系,仍旧与之结婚的,那也是可以认定构成本罪。 延伸阅读:事实婚姻可以构成重婚吗?重婚罪男女各判几年重婚罪的司法解释。

相似内容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