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确实婚姻登记已经全国联网了吗,2016年民政部有没有评选婚姻登记处等级的通知

广西确实婚姻登记已经全国联网了吗



1、广西确实婚姻登记已经全国联网了吗

婚姻登记信息明年将实现全国联网 在昨天召开的2011年民政工作会议上,民政部部长李立国表示,婚姻登记信息明年将实现全国联网,全国公民婚姻状况数据库建设也将启动。 据李立国介绍,目前全国已有25个省份实现婚姻登记信息省内联网,其中有21个省份实现了全国联网。明年,将实现全国婚姻信息联网,全国公民婚姻状况数据库建设也将启动。同时,民政部将推进婚姻登记机关标准化建设,并实施等级评定标准,海峡两岸婚姻家庭服务中心也将成立。



2、2016年民政部有没有评选婚姻登记处等级的通知

民政部关于授予国家等级婚姻登记机关称号的决定 民政部开展全国婚姻登记机关等级评定工作以来,各地高度重视,积极行动,以标准化建设为抓手,坚持为民服务宗旨,依法开展婚姻登记工作,规范化建设取得明显进展,婚姻登记更加有序,婚姻服务更加优质,为促进家庭和谐、社会和谐作出了应有的贡献。根据《婚姻登记机关等级评定标准》和相关评定办法,民政部决定,授予天津市东丽区民政局等4个单位“全国5A级婚姻登记机关”称号,授予河北省武安市民政局等14个单位“全国4A级婚姻登记机关”称号,授予北京市门头沟区民政局等244个单位“全国3A级婚姻登记机关”称号;对北京市民政局等49个婚姻登记机关等级评定工作贡献突出单位予以通报表扬。 这次荣获国家等级婚姻登记机关称号的单位和通报表扬的贡献突出单位,在推进婚姻登记机关标准化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作出了突出贡献,是全国婚姻登记管理工作中的先进典型。希望获得荣誉的单位,戒骄戒躁,再接再厉,在今后的工作中取得更大成绩。各级民政部门和婚姻登记机关,要向获得荣誉的单位学习,坚持以民为本,认真履行职责,勇于攻克难关,不断开拓创新,为促进新时期婚姻登记管理工作科学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以上都是2012年的。2016年没有评选婚姻登记处等级的通知。)谢谢阅读!。



3、安徽省民政厅的内设机构



4、民政局全国联网是什么意思?

为何联网?可防止重婚骗婚;可自定时间登记结婚;可异地办理婚姻登记。2011年以来,民政部继续推进全国婚姻登记信息联网,目前,25个省份实现了婚姻登记信息省内联网,其中有21个省份实现了全国联网。在2011年23日召开的2011年民政工作会议上,民政部部长李立国表示,婚姻登记信息明年将实现全国联网,全国公民婚姻状况数据库建设也将启动。同时,民政部将推进婚姻登记机关标准化建设,并实施等级评定标准,海峡两岸婚姻家庭服务中心也将成立。



5、民政局城市管理服务工作的总结

民政局城市管理服务工作的总结   2012年,我局着力全域城市化要求,结合民政部门职能,围绕“以民为本、为民服务、为民解困”的工作宗旨,着力探索创新社会管理服务工作新模式、新机制和新举措,积极构建“大城管”格局中,城市管理服务工作水平不断提升,有力推动了经济发展和社会文明进步。   

1、加大城市和谐社区创建及管理服务力度   1是加大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力度。全区26个城市社区(不包括3个大工程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平台建设全面完成,总办公服务用房33064平方,平均面积达到1272平方米。以此为基础,区市民服务中心、街道(村)社区服务中心、社区服务站3级服务网络构架基本形成。   2是以“6事工作法”推进“微民生工程”实施。广泛推行以“群众说事、分类理事、民主议事、高效办事、定期评事、公开告事”为主要内容的“6事工作法”,并以此为标准,将民生服务项目触角延伸至居民微观需求层面,推广居民和好屋、残疾人日托中心等多种服务模式,建立“1站式”代理代办服务机制,基本实现“十分钟社区服务圈”;   3是深入开展“1社1品”创建活动。各社区根据各自特色和工作重点,“量身定做”,谋求发展,涌现出了总浦桥孝道型社区、西门爱心服务型社区等众多品牌社区,许多社区还创立了体现自己文化特色的LOGO;   4是扎实推进和谐社区动态管理工作。在26个市和谐示范社区调查考评中,群众满意度平均得分94.09分,社区服务管理平均得分93.69分。   

2、继续完善新型农村社区规范化建设机制。   1是积极引入城市社区管理服务理念。按照城乡统筹发展要求,全区60个行政村社区服务中心建设全面完成,共投入资金7870多万元,新建和改建社区服务中心6.94万平方米,平均面积达到1156平方米。以社区服务中心为平台,统1实施了公共服务全程化代理和“1站式”办理模式,不断推进81890向农村社区延伸,确保村民“足不出村”可享受公共服务。编制完成《农村社区服务中心规范化建设工作指导手册》并先行印发到光明、9龙湖等7个村。   2是逐步优化基层治理机制。积极推行澥浦“两票1会”制度和蛟川的“168工作法”,坚持村务信息传统公开与电视公开“双及时、双到位”,全区60个村村务公开率达到100%,村民参与意识进1步增强,满意度不断提高;   3是建立村干部考核培训长效机制。完善村干部考核制度、加强竞职承诺监督。深入推动农村基层干部“大培训”工作,及时开展“回头看”活动,努力形成“对象广泛、内容丰富、科学实用、方式多样”的村委会干部培训长效机制。   4是强化引领带动作用。以光明、曙光、棉丰、石塘下4个市级农村社区建设示范村为典型,撰写调研报告并汇编成册分发全区各村。目前,全区行政村全部达到了规范化创建标准,其中1个街道、1个村被评为省级示范创建单位。   

3、大力创新社会组织培育管理体制。   1是加强“孵化培育”能力。建立了区社会组织促进会,建立社会组织促进会、社会组织服务中心、社会组织工作站3级管理模式。通过建立孵化平台实现“以社育社”,目前,全区注册登记社会组织252家,基层社会组织929家,初步形成了遍布城乡、门类齐全、覆盖广泛、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社会组织体系,并培育出“草根能人工作室”等1批品牌社会组织。   2是推进登记管理体制改革。起草完成《市区基层社会组织备案管理暂行办法》、《关于实行公益慈善类、社会福利类等社会组织直接登记的实施办法》等政策文件。在去年民办非企业单位直接登记试点工作的.基础上,尝试公益慈善类、社会福利类社会组织直接登记试点工作。   3是拓展政社合作空间。通过政府购买等方式鼓励社会组织参与服务民生,今年共向社会组织投入扶持资金近97万元,实施了62个社区服务项目,内容涵盖安老扶弱、助残养孤、社会融洽、公益服务、文化体育等方面,有效减轻了政府管理压力,激发了社会自治活力。   4是开展社会组织评估工作,今年对全区民办幼儿园(学校)进行评估,促进了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完成了社会组织党建及专用中文域名注册管理工作及年检工作。出刊社会组织促进会工作通讯《社会组织》。   

4、全面提升社会专项事务管理服务水平。   1是加大流浪乞讨人员“1站式”关爱救助体系建设。以区救助管理站为依托,加大对流浪乞讨人员的甄别、救助、救治、返乡、安置等方面的救助力度,不断完善流浪乞讨人员“1站式”关爱救助体系建设。各镇(街道)及有关部门严格按照“谁发现,谁报告”的原则,发现街头流浪乞讨人员后,迅速与区救助管理站联系,并及时提供必要的食品、御寒衣物。区救助管理站负责对其实施分类救助,原籍地址确切的流浪乞讨人员,及时为他们提供返乡车(船)凭证,或通知其家属或当地组织接回;对地址查实暂有困难的,在站内实行临时救助;对无法查明其户口所在地或者住所地的无家可归人员,则就近安置在福利院等相关机构。今我区已累计施救流浪乞讨人员78人次,支出流浪乞讨救助金81万元。其中,返乡救助62人次,医疗救助30人次,临时安置16人次,获得身份甄别及衣食救助率达100%,确保了区域范围内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得到及时有效救助。   2是深入推动殡葬改革,殡葬惠民落到实处。加大殡葬惠民力度,今年起遗体接运、火化、购买生态葬等多个殡仪基本服务项目由政府买单,并于4月起实现普通骨灰盒普惠,全年惠及1466人减免费用142.92万元。积极倡导“绿色殡葬”,全区生态葬法行政村覆盖率达到100%。全年投入绿化资金29.19万元,经营性公墓绿化苗木25191余株,墓区绿化覆盖率达90%以上。较好的完成了清明祭扫任务,上山祭扫15万余人次,无发生安全事故;   3是积极开展婚姻登记标准化创建工作。婚姻登记规范化建设工作多年保持依法登记率100%的优良记录,收养登记多年保持无投诉、复议及诉讼案件的良好记录,前10个月,全区共办理结婚登记1734对、补办结婚登记100对,离婚登记554对、补办离婚登记28件,开具无婚姻登记记录证明3564份,收养登记19件;   4是不断提高地名公共服务能力。全区第2次地名普查顺利通过省级验收,建成包括全区3091条地名基础信息在内的V3系统数据库。多方位展开地名普查成果转化工作,完成全区7纵8横主干道路牌、行政村村牌缺失、破损的清查、更换补增工作。与《今日》合作推出“地理”栏目20余期,切实提高了地名公共服务能力,宣传了我区的地名文化。全面完成“镇慈线”、“北镇线”“仑镇线”和“镇鄞线”4条县级界线毗邻县(市、区)的走访及毗邻镇(街道)平安边界协议签订工作。启用了各镇(街道)地名证明专用章,将出具地名证明的权限下放至各镇(街道)。完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区大典》(篇)县、乡两级词条的编纂工作。 ;。



6、推进民政系统法治化,标准化建设的重要措施有哪些

——加快养老服务领域标准制定修订,重点研制养老服务基础通用、服务质量、服务保障和养老机构管理标准。   ——加快社会救助领域标准制定修订,重点研制救助服务、收入核对和特困人员供养机构管理等标准。   ——加快康复辅具领域标准制定修订,重点研制康复辅具基础标准、管理标准、服务标准和产品标准。   ——加快社区、社会组织和专业社会工作领域的标准制定修订,重点研制促进“3社联动”的各类管理服务标准。   ——加快防灾减灾救灾领域标准制定修订,重点研制灾害监测与预警、减灾救灾物资与装备、灾害风险管理、灾害损失评估、社区减灾、社会力量参与救灾评估、灾害救助等标准。   ——加快区划地名领域标准制定修订,重点研制行政区划图编制、行政区划代码、地名命名、地名标志、地名文化和地名信息化等标准。   ——加快专项社会事务领域标准制定修订,重点研制殡葬技术、管理与服务,未成年人保护、收养评估、婚姻登记管理服务和救助管理等标准。   ——加快优抚安置、儿童福利、慈善事业、福利彩票、志愿服务和民政信息化等领域基础通用标准、管理服务标准和产品标准的制定修订。   ——加快民政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标准制定修订,推动民政基础设施建设规范化。

相似内容
更多>